近日,广西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了录制节目、销毁侵权假冒商品、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向社会集中曝光侵权违法行为,公开宣判侵权假冒案件,充分展示政府部门打击侵权假冒的坚强决心,努力营造打击侵权假冒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多部门联合打造“3·15”特别节目,强化打击侵权假冒的共治模式。3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市场监管局、司法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林业局、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广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共促消费公平”助力扩城乡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节目》,通过发布广西消费维权数据、公布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启动2022年专项行动、盘点消费维权热点、展示维权典型人物事迹等形式,集中曝光消费侵权行为,宣传引导科学消费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消费公平共识,实现消费公平更有保障、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可持续,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西各地开展侵权商品集中销毁、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宣判侵权假冒案件、专项执法行动等活动,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彰显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坚强决心。
梧州市、来宾市两地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3月10日,梧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行动,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重量近30吨,货值超70万元,涉及酒类、建材、牙膏等20个品种。3月14日,来宾市武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武宣烟草专卖局开展“3·15”假冒伪劣商品集中公开销毁活动,共销毁假冒伪劣食品药品237公斤,销毁非法卷烟、散支烟87万支,烟叶、烟丝1.8吨,卷烟纸70盘,其他辅料一批,货值金额合计100万元。
3月14日,柳州市召开2022年柳州市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情况,公布了柳州市2021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消费监管效能,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3月15日,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进行宣判,郑某等六名被告人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到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贵港市平南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部门查获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服装案,查获涉嫌用于生产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服装的设备7台,涉嫌假冒“Adidas”“Nike”“Puma”“乔丹”运动服装533件、服装标牌340999张、服装塑料包装袋8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