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河池市紧紧围绕商标建设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促推农民增收。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8749件,其中涉农商标4160件,涉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据全区之首。
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推动“商标富农”战略。以“长寿”品牌为基点,依托我市荣获“世界长寿市”的良好机遇,重点发展和提升长寿养生食品、旅游康养服务业等涉农商标品牌,争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以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突破口,重点培育扶持火麻、山茶油、核桃、富硒农林产品、农业综合开发等新兴产业申请注册商标,形成特色品牌集群。同时,深入发掘地理标志资源,精准引导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力促商标“搭台”唱“农戏”,牵手搭桥助农推销。搭建“互联网+特色农业”平台,扶持、鼓励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经销商等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通过网络宣传、展示、推广、销售天峨珍珠李、南丹巴平米等名特优农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销售,使天峨珍珠李、南丹巴平米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截止目前,全市参与龙滩珍珠李销售的区内外企业达40多家,微商1000多人,每年珍珠李上市期,全国各地客商、电商云集天峨,电商平台天峨珍珠李年度销售额超过2亿元,天峨珍珠李跃居成为广西水果电商销售第二大品牌。积极组织南丹巴平米、巴马香猪等涉农商品参加中华商标节、广西发明成果展等展会,支持河池品牌走出去,打造河池品牌的良好形象。
优化商标品牌服务模式,精准施策助农增收。结合精准扶贫,优化商标服务,采取“入企进村”“上门服务”“专人指导”等办法,把商标帮扶贯穿于日常监管。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农村经纪人、涉农企业注册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推广“企业+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当前我市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市场反应慢、无法形成品牌优势等问题。全市共接受商标注册申请咨询620人次,发放各类商标宣传资料1200余份。通过对商标发展工作的不断宣传、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努力营造积极注册商标、规范使用商标、主动保护商标的氛围,增强企业商标发展观念,提振发展信心,助推了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