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发布49个广西2024年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广西市场监管局4个案例入选,数量在区直、中直单位排名第1,多项举措全面覆盖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建设4个方面。
入选的4个典型案例分别是:
1.“率先改革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切实优化营商创新环境”
2.“创新推行有温度的执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拓展标准化国际合作,稳步扩大面向东盟的标准制度型开放”
4.“构建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工作机制,擦亮‘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打造更优市场化营商环境
制订并报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深化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广西成为全国率先制定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改革措施的省区。
改革案例入选2023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列入《广西改革信息专报》并上报中央深改委办公室。21条深改措施提升固化为广西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广西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具体条款。
牵头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5年)》等一批政策措施,成功争取全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2024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48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23家。
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全国率先出台“有温度的执法”指导意见,创新推行“125678”工作举措,完善31项制度和措施,确立15方面共158项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其中减轻处罚清单42项,从轻处罚清单38项,首违不罚事项59项、轻微不罚事项19项,细化量化过罚相当和宽严相济的要求。
2024年,全系统适用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案件2.29万件,减免罚没9920万元。查处民生领域、涉企收费价格违法案件713件,罚没退金额1.4亿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显温度,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更优国际化营商环境
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打造了全国唯一面向东盟的标准化合作国家级平台。
首次联合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标准化相关机构签署合作文件,开展高级别交流互鉴活动11项。
首次代表国家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标准化章节谈判。与老挝共同研制老挝首个国家铁路标准,在东盟国家共建海外农业标准示范区近万亩。
优化升级中国—东盟/RCEP标准云平台(3.0版),收录RCEP成员国标准题录信息8.6万项,以标准联通推动制度型开放,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打造更优便利化营商环境
牵头构建有诉必应、接诉即办、系统配套、务实管用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依托12345热线平台,归并13条热线渠道,整合“智桂通”“智管云”“两个健康”等3个服务平台相关功能,启用“一区一码一席一窗”,实现问题反馈线上线下“一口进”。
在自治区和设区市设置34个工作专席,县级以上政务服务机构设置149个专门窗口,垂直整合全区6529家党政群团部门、企事业单位纳入承办单位、落实首席代表,近万名工作人员参与保障机制运行。
机制运行以来共受理经营主体诉求34.57万件,问题工单按时办结率99.68%,直接解决“拖欠账款”2.3亿元,督促解决“新官不理旧账”4.3亿元,以点带面破解一批痛点难点卡点,让经营主体发展“有路”、求助“有门”、解困“有效”,推动“营商广西·桂在便利”上升为自治区营商环境总体战略品牌。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发扬担当实干、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创新精细化、多元化服务举措,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广大经营主体、创新奋斗者创造更优发展条件,为广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贡献市场监管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2025年全区计量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