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之前,金黄色的山茶花只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20世纪40年代,日本著名植物学家津山尚曾为寻找传说中黄色的山茶花穷尽毕生精力,踏遍了整个印支半岛觅其芳踪,却空手而归,失望之余写下《幻想的黄色山茶花历险记》,发表在日本杂志《椿》上。已故日本茶花专家池田津八先生,亦把生前未能一睹黄色山茶花姿容,引为终身第一憾事。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广西发现黄色的山茶花,轰动了整个植物学界,国内外学者纷纷进入中国考察,曾有日本友人要出价2.5万美金购买一株金花茶。1965年,由中国植物界权威人士——胡先教授亲自命名这一珍稀植物为 “金花茶”。
黄色是许多花卉的本色,有很强的观赏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又代表尊贵,代表稳定和富足,中国的山茶怎么会没有黄色的花朵呢?《长物志》云:“蜀茶滇茶俱贵,黄者尤不可得。”古人是聪明的,他们相信黄色的山茶花的存在,只是不知道躲在哪儿罢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典云,橘生淮南谓之橘,生于淮北则谓之枳。特异的气候,特异的地域,特异的土壤必定会产生特异的物种,如雪莲之于天山,虫草之于青海。当各种名贵的山茶在川、滇大行其道时,黄色的茶花却淡定在广西的幽谷里,日看云卷云舒,夜听潮涨潮落。
金花茶在广西的发现,打破了国际上认为“世界上没有黄色茶花”的旧见,轰动了世界植物界,国际上誉它为 “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东方魔茶”。
在广西防城港当地的一少数民族中,将金花茶的叶子煮水后给人畜服用,作为治疗感冒、痢疾和各种毒瘴的草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西人对金花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形态、构造,包括根、茎、叶、花都作了解构,并弄清了它的功能、价值和特殊的生态条件,由此还建立了一个世界级的金花茶基因库,以金花茶作为主要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培育出更有观赏性、药用性、高价位的茶花新品种。
为保护好金花茶,做大做强金花茶产业,防城港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在防城港市从事金花茶生产经营的企业,已建有约1333公顷的培育种植基地,发展金花茶种植户5300多户。各企业以金花茶的枝叶和鲜花为原料成功研制出金花茶系列茶、口服液、饮料等近30种产品。在如今的防城港市金花茶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形态,其中,以“国茗”“桂人堂” 等为代表的金花茶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还吸引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商前来采购产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人工培育为主的金花茶行业在防城港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努力下正在不断前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花茶生产能力的增强,防城金花茶将谱写新的传奇。
TIPS
防城区是中国金花茶的最先发现地及分布中心,汇集了自然界现有金花茶32种7个变种的23种和5个变种。中国唯一以保护植物名称命名的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防城区。世界金花茶物种最齐全、数量最多的金花茶物种基因库建在该保护区(保护区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9195.1公顷,其中核心区 729.4公顷、缓冲区4139.5公顷)。2002年,金花茶被防城港市确定为市花。2009年12月,防城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花茶之乡”。2011年11月,金花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上一篇: 恭城油茶:一抹油茶香 千年文脉传
下一篇: 上林八角——名山仙境八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