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西打假扶优信息协会

19907715659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打假扶优>侵权假冒
以“健康”之名售假药,获实刑!
发布时间:2022-07-05     来源:津云

    平安健康是寻常百姓最为关注的大事,但正是因为我们的“关心”和“在意”,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有的鼓吹“神医”消灾祛病,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在正规药店里售卖假药,欺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在东丽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神医”诈骗案中,被告人孙某伙同他人经预谋后,以打听“神医”住处为名,主动与被害人栾某搭讪。随后,被告人孙某与被害人栾某一起跟随“好心人”张某去找“神医”看病,将被害人栾某诱骗至另一同伙人王某住处,王某则假扮“神医”接应。被害人栾某见到“神医”后,“神医”王某预测栾某儿子近期将要发生一场灾难,这让栾某一下子慌了神。在“神医”王某的破解之法下,被害人栾某被骗取人民币9万元及8.74克黄金项链一条。经鉴定,被骗项链价值人民币2674元。东丽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虚构事实,骗取公民合法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以处罚,依法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其同伙人员被判六到七年不等。

  法官提醒,日常生活中,此类诈骗手法并不鲜见,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要警惕利用封建迷信手段实施的骗局,遇陌生人搭讪,尤其是涉及钱财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然而,要防范街头“寻医问路”、“开光免灾”之类的搭讪,或许大多数人还能提高警觉,而在正规药店买到假药,有时却令人防不胜防。

  近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销售假药案,承办法官依法从快审判,严厉打击了以销售假药为名诈骗老人的犯罪行为。

  潘某某与王某某系男女朋友关系,共同经营一家药房公司。在2020年至2021年9月期间,潘某某身为执业药师,明知王某某购进的“筋骨疼消丸”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为牟利,仍伙同王某某对外累计销售“筋骨疼消丸”10600盒,购买者大多为老年群体。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159000元,二人获利共计人民币31800元。经宝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涉案的“筋骨疼消丸”为假药。

  宝坻法院认为,药品安全责任重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被告人潘某某、王某某为牟利,违反药品管理法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进行销售,其行为均构成销售假药罪,依法应予严惩。法院最终判处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并对其宣告禁止令。同时,依法予以追缴二被告人的违法所得31800元。

  法官表示,老年人对于身体健康有着迫切的需求和渴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商家瞄准老年人的这一需求,营造出花样百出的消费套路。为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力度,宝坻法院法官还总结了几个常见的药品骗局,望大家提高警惕:

  第一,免费送礼,抛出诱饵。在公园、医院、菜市场等老年人经常出入的地方,常会有一些“热心推销人员”,以免费领取生活物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的目光,进而推销“包治百病”的各类神药,即以送礼为名,行诈骗之实。

  第二,电视广告,日常洗脑。有些电视购物或电视广告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将保健品作为药品进行售卖,全天高频次重复播放关于药品疗效的内容,不断给老年人进行灌输洗脑。更有明星为其代言坐镇,以此博取老年人的信任,即以宣传为名,行诈骗之实。

  第三,专家坐诊,吹嘘功效。一些诊所、药房打着“名医专家为疑难杂症坐诊”等旗号,往往先以老年人的常见病混淆视听引起恐慌,再以“高科技”药品、无副作用、几个疗程完全治愈等名义向老年人灌输购买理念,借机收取高额费用,即以治病为名,行诈骗之实。


电话

19907715659
咨询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TOP